很遗憾,因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无法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推荐下载安装谷歌浏览器!
四川拆除爆破的防护设计
1、拆除爆破防护设计的内容和总体措施
《爆破安全规程》(GB6722一2014)规定拆除爆破防护设计的内容如下:
(1)根据保护物允许的地面质点振动速度,限制大一段一次爆破用药量;
(2)预估拆除物塌落触地的振动和飞溅物对保护物的影响,必要时应采取减振、防振和缓冲等措施;
(3)拆除烟囱、水塔等高耸建(构)筑物时,应考虑爆后筒体后坐及残体滚动、落地飞溅前冲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对爆破体表面进行有效覆盖;
(5)对保护物作覆盖或设防护屏障;
(6)采取减尘防尘措施。
2、减振、防振和缓冲措施
(1)合理地选择,尽量选择低爆速的是减小振动的有力措施;
(2)正确地选取单位消耗量,是减小振动的关键;
(3)采用延期爆破,限制大一段一次爆破用药量,控制爆破规模;
(4)不耦合装药结构可以降低爆炸冲击波的峰值压力,减小振动速度并能改善爆破质量;
(5)延缓塌落时间,使势能多用于空中解体,减弱落地冲击;
(6)铺设缓冲垫层,延长对地表的冲击时间和减弱对地表的冲击强度;
(7)挖掘减振沟、穿凿减振孔。
3防止个别飞散物的措施
1)控制个别飞散物的措施
(1)装药前认真检查炮孔的孔位、小抵抗线,根据实测结果修正装药量:
(2)确保炮孔的填塞质量;
(3)设置足够的安全警戒区。
2)对个别飞散物的防护措施
(1)直接覆盖防护
直接覆盖在被爆破体上的防护,它是防范爆破碎块飞散的头道防线。用作覆盖防护的材料有:草袋(草帘)、废旧轮胎编织的轮帘、荆笆(株笆)、铁丝网等。覆盖防护时,要用细铁丝捆扎成一体,以增强防护能力。
(2)近体防护
在爆破体近距离处设置的防护。距离一般为1~3m,它能遮挡从覆盖防护物中飞出的爆破碎块。近体防护一般采用挂有防护材料的围挡排架(例如:钢排架,木排架,竹排架)。排架的高度根据爆破时可能出现的个别飞散物的高度确定。
(3)保护性防护
在爆破危险区内或爆破点附近设置的机具设备或设施,可以在要保护的物体上进行架空式的遮挡覆盖防护。
爆破拆除时建筑构件在倒塌着地破坏时产生的个别飞散物是很难准确估计和设防的。因此,在爆破前要清理场地,清除废石碎块。必要时还要铺垫缓冲物。
4、减尘防尘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筑物拆除爆破中粉尘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1)粉尘的定义与分类
粉尘系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受重力作用可发生沉降,但在时间内能够保持悬浮状态,其粒径一般小于100μum(对于其中微小粉尘,如小于1μm的粉尘则能长期悬浮于大气之中)。
在大气污染控制中,通常根据大气中颗粒物的大小,将其分为飘尘、降尘和总悬浮微粒。
飘尘是指空气中粒径小于10um的固体颗粒物。它能长期飘浮在空气中。
降尘是指空气中粒径大于10um的固体颗粒物,由于重力作用,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沉降到地表。
总悬浮微粒(TSP)也称总悬浮颗粒物,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粒径小于100m的所有固体颗粒物。
2)拆除爆破粉尘的来源
(1)炮孔爆破时介质解体破碎产生的粉尘,包括:炮孔周围岩石粉碎;建筑物空中解体和相互碰撞产生的粉尘;
(2)建筑触地解体时产生的粉尘;
(3)建筑上的积尘在建筑倒塌过程中被风激起产生的扬尘;
(4)建筑倒塌过程中产生的爆风冲击塌落场地的积尘产生的扬尘。
以上各部分所占比例,通常认为后两部分的产尘应占爆破拆除产尘总量的60%以上。
3)减尘防尘措施
(1)清除积尘
用水将建筑物长年积尘和施工准备阶段的粉尘除去,防止爆破过程中飞扬扩散。
(2)预湿建筑物
将建筑物淋湿后,利用尘粒间较大的液桥力,促使尘粒间凝聚,使小尘粒积聚成大尘粒,加速尘粒的沉降,从而达到减尘防尘目的。
(3)爆炸水雾降尘
利用悬挂和铺放装有的水袋,爆炸产生的水雾可以捕提施爆阶段产生的粉尘。
(4)建筑物局部蓄水
在不同楼层的地面沿门筑堤蓄水,在建筑物倒塌过程中形成水幕或水帘,降低爆炸粉尘
(5)喷淋
在建筑物外部设高压管网喷水或消火栓高压喷水,以利于清除飘散粉尘。
(6)用WPZ液剂制作成HTO袋达到减尘防尘目的
在爆破过程中,加入由水和WPZ介质混合而成的HTO袋,爆破后形成雾状混合剂,以捕捉爆后产生的粉尘和有害气体。